奉献教育事业 培养教学中坚

发布时间:2012-06-27

  
                                               奉献教育事业 培养教学中坚
                           ------东南大学离退休教授从事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纪实
   
          在学校领导支持下,东南大学于1989年成立了“听课组”,到今年已是22个年头,这支队伍是由热心于教育事业、关心学校教学工作的一批退休教授组成。22年几经发展,“听课组”现已发展成为今天“两级架构、五组交叉;目标明确、理念先进;机制成熟、措施得力”的督导模式。“两级架构”指我校督导队伍由校、院(系)两级督导队伍组成,其中,校级督导队伍由24人组成、院系督导队伍由100余人组成;五组交叉即面上授课督导小组、首次开课培训小组、授课竞赛评比小组、医学教学督导小组和实践教学督导小组,五小组人员根据工作安排相互承担各小组部分任务,其中授课竞赛评比小组根据每学期参赛教师人数、学科不同而临时聘请若干骨干教师充实本小组力量;二十年来围绕授课竞赛工作的开展,学校聘请了两千余人次参加到这项工作中来,指导了无数青年教师教学成长。
          22年来,校级督导组共组织了全校200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授课竞赛,评出各等级奖项900余人、组织了130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首次开课培训、面上随机听课达8000多课时,各种听课指导、观摩学习等教学研究活动二十年来多达两万多课时,也同时留下了20000余份听课记录;校督导组、各院系级督导老师结合相关工作开展了若干专题性研究,研究成果为学校、院系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参考。在经年累月地听课过程中,专家们发现和培养了东南大学许许多多教学上的新星,他们今天已然成长为学校教学和管理方面骨干!
  教学督导工作是一项很难仅凭教学工作量来简单衡量的工作,她是一项极具专业性、创造性、奉献性工作!二十年来,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建设、同时也为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驾护航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心同德 历久弥坚
          东南大学开展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是学校领导、退休老教授们及广大教师,共同关心本科教学工作的成果结晶。
  将教学督导与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的做法起源于上个世纪1989年的校“听课组”,在当时青老教师交接背景下,如何让东南大学优良教学传统世代相传,如何在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下让年青教师过好教学关,是当时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时任教务处长李延保教授,当机立断组建校“听课组”,跟踪首次开课青年教师,到他们的教学现场进行传、帮、带等,并逐步完善成“青年教师首次开课培训”制度。1993年开始,为了更好地调动经过首次开课培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由新任教务处长陈怡教授决策,启动“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活动。并于1994年开展全校“面上听课”工作,从而起到全面监控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1995年,陈笃信校长将原校“听课组”扩充成员,更名为东南大学教学督导组。四校合并后的2002年,由分管教学的易红校长调整、充实了教学督导组,在教学督导组内增设医学督导小组和实践教学督导小组。至此,东南大学教学督导组由:面上授课督导小组、首次开课培训小组、授课竞赛评比小组、医学教学督导小组、实践教学督导小组五个小组交叉式地分工合作、进行全校的教学督导。2003年,教务处郑家茂校长助理、处长决策,构建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体制。从而把东南大学的教学督导工作又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把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学督导的结合深深扎根于院(系)。2006年,经主管校长批准,教务处与人事处商定正式将督导青年教师的考评成绩作为晋升副教授职称的必要条件,进一步推动和保证东南大学骨干师资的教学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在东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中,又将青年教师获奖者与教学名师一起单列为跟踪培养对象,教务处蒋建清处长召集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召开座谈会,明确表示这项政策是持久性的,鼓励优秀青年教师积极申请教改项目,鼓励、扶持和培养他们的教学研究水平。
          在这二十来年督导工作开展过程中,凝聚了东南大学一批老教授的心血与智慧。
          “听课,首先得自已教学功夫过得硬”,这是参加督导工作的教授们的普遍认识。陈景尧、单炳梓等教授是组织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的老教授们的杰出代表,他们教学效果非常地优秀,李延保教授在《东南大学百年抒怀》中评价道,“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将他们的教学水平锤炼得炉火纯青,听他们的课使人感到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陈景尧教授知识广博、文理兼通,讲课富有哲理和文学底蕴,像高山流水清彻流畅”,“单炳梓教授的课充满激情,跌宕起伏,极富感染力,每次授课他都重新认真准备,他的讲稿字迹工整,从不马虎,成为学生们传阅的范本,也让学生们感受到单教授的人格魅力”。十几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几十位教授承担本科教学督导工作,遴选专家无不是遵循这一原则,这使得这项工作开展具有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有了督导的功夫,还须督导的热情与干劲” 。数学系周荣富教授在东南大学本科讲台上耕耘了五十余年,在教务处组织的青年教师座谈会上,他坦率地说他喜欢教学,“每到讲台,我就有股兴奋劲、有种冲动感”,参加督导组工作指导年轻人的心情是“义务反顾,热情参加”,他用自己“热爱教学、钻研教学、享受教学”的感悟鼓励年轻人!外语学院吴正康教授十几年来一直被聘为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外语组评审专家,200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为听一堂研究生课堂教学,由于晚上光线较暗,在教学楼下台阶时不小心一脚踏空,跌倒在地,致使髋骨骨折卧床三月,教务处同志去医院看望他时,他几乎不谈自己的伤痛,而是讲述教学给自己带来的享受,“一到教室,我就找到了我人生的舞台;一讲课,我就找到了我的自信”,“退休后指导年轻人责无旁贷”!
          督导组已过古稀之年的老教授们,他们以丰富经验、敬业精神和教学艺术影响着一代代青年教师,延续和光大着东南大学的优良教学传统!
          22年来,督导组专家们依靠集体智慧,总结并形成了较具特色的督导工作模式、原则、理念、氛围、措施与办法。在工作模式上,摸索出“五组并进”、“校院两级”的办法,探索出“系列化培养、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人性化指导”的工作原则,坚持“以督促导”,力求体现“督”是关心,“导”是帮助的思想,始终明确听课检查是手段,指导帮助是目的;落实抓教风、抓质量、抓“传、帮、带、超”的工作方针。工作过程中,与广大教师“没有对立,只有和谐”、“没有怨气,只有微笑”、“没有嫌弃,只有关爱”。刘承尧老师、龚建新老师经常谦虚地讲,“来听课,是来与各位年轻教师交朋友”,“大家在一起在业务方面进行探讨,尽量想办法把教学搞好”。正是这点点滴滴的认识形成了东南大学良好督导氛围。
          在督导工作良好氛围形成过程中,东南大学青年教师对老教授们的工作给予了相当高评价。能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师华永明副教授是第十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他回想自己成长过程中很有感触,“东南大学教学名师陈景尧教授和我同属一党支部,我有更多的机会聆听他在教学方面的教诲。我的导师周强泰教授对我在教学内容方面,丁昭教授对我在教学规范方面的指导,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很多教师对我课堂教学的指导至今历历在目:张永廉教授指出我上课的语速偏快,康松教授指出我板书上的字体偏小,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孙教授与我就多媒体教学的探讨等等,都促进了我在教学上不断优化与进步,衷心感谢这些老教授们的无私帮助!”。
          文学院季玉群老师在首次开课培训的动员会上,得知在授课过程中随时会有督导组老师来随堂听课,当时担心自己缺乏授课经验,会受到批评,但学期过程中感觉到“来听课的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即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又很中肯地指出了我教学中的不足,态度友善,言辞肯切,令我深受感动,督导组的‘督’本来是一种压力,但因他们循循而‘导’,压力潜移默化变成了我们前过的动力”,“特别感动的是,来听课的诸老师、朱老师在上课铃声响起,全体学生起立对我行礼的同时,也很庄严地起身向讲台方向行注目礼,那一瞬间他们的举止风范和精神品格犹如灿烂的阳光,散发出神圣的魅力和光芒”!季老师在首次开课培训小结中写了一首小诗,“百年寿诞犹在耳,双鬓华发写新章;薪火传承路漫漫,皱凤正音续沧桑”,表达了她的崇敬和感激的心情!
          在二十多年的听课过程中,督导组听课、指导了不计其数的课堂教学,有教授的课堂、有副教授的课堂,大多数是讲师和助教的课堂,他们中大多数上课很受学生欢迎,对督导组老师来听课极力持赞同的态度。教学优秀的老师认为,“有人来关心课堂教学质量本身是件好事”;大多数青年教师认为,通过参加授课竞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并表示以此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成绩。
          1996年,东南大学被国家教育委员会首批评价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在评价意见中,特别褒奖了东南大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特色,指出:“东南大学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在教学改革中有许多好的思路与措施,其中具有特色的是:一、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比较系统的思路,采取了配套措施,促使青年教师较好地成长,涌现了一批教学和管理工作骨干”。2008年东南大学第二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校又把教学督导工作列为学校办学特色项目,教育部专家组对此作了高度评价:“督导工作做好已不容易,坚持十八年更不容易”!
          师资培养 兴学大计
          在22年的督导实践中,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始终立足于青年教师的教学培养,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特色鲜明的工作模式。
          1、分层督导,建立两级教学督导体系。
         东南大学校、院(系) 两级教学督导有着比较明确的工作职能,即:校级教学督导组执行全校的教学督察、指导、评比、咨询职能;院(系) 教学督导组执行本院(系) 的教学督察、培养、考核、咨询职能。两级教学督导专家由学校与院(系) 分别聘请和管理,并按各自的方式开展工作、行使职能,他们在业务上交流指导,配合互补,但不具行政隶属关系。
          建立校、院(系) 两级教学督导体系,目的在于更加深入广泛地监控教学状况和更具针对性地分层次培养青年教师。在监控教学状况方面,校级督导组面向全校课程,院(系) 督导组则面向本单位教师或为本单位学生开课的其它院系教师,两者均结合专业评估、课程调研等需要,随机深入现场听课,保证更多课程的教学状况处于受监控状态;在培养青年教师过程中,院(系) 督导组把青年教师的课堂作为督察重点,随时进行现场跟踪和手把手的专业指导,对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在多次指导的基础上进行考核,及时推荐基本达标者参加校级首次开课培训。校级教学督导组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开展面上听课、首次开课培训和组织授课竞赛等方式进行,以现场听课交流为主,同时为他们开设教学系列专题讲座,组织观摩优秀教师的现场教学和撰写接受培训后的心得报告等等。实践表明,通过开展两级教学督导活动,分层次指导,教学督导工作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
          2、交叉活动,有效督导全校千门课程。
          东南大学校级教学督导组由20 余名督导专家组成,他们交叉式地组成五个小组:即面上授课督导组、首次开课培训组、授课竞赛评比组、医学教学督导组和实践教学督导组。所谓交叉式,即授课竞赛评比组实际上是一个“扩大”了的督导组,它的专家成员除来自其它四个组外,每学期还根据参赛人员情况另聘若干院系学科专家组成,他们按照各自的专业背景组成若干小组开展工作。就校督导专家而言,除了承担各自小组特定的任务外,每人还须承担竞赛评委职责并根据需要参加其他小组的督导活动。
           这五个组和院系督导组每学期均独立开展工作。人员交叉安排,小组与小组打通,学校与院系打通。在时间安排上协调并进,各小组一般从第3 周开始,工作至第16 周结束(每学期共18 周) ,每位督导专家随机亲临教室、实验室、操场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听课或观课,课后即将现场感受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指出值得肯定和重点改进之处,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通过各小组专家的辛勤劳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专家近百位教授每学年听课超过2000 课时,有效督导了全校千门以上课程。
           3、系列化培养,逐层选拔优秀教学骨干。
          东南大学对青年教师实施系列化培养取得了很好成效。
          第一层面,新教师入校后,由人事处安排为期两周的脱产“入校教育”,进行校史、职业道德以及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经考核合格,进入院(系) 培养;
          第二层面,青年教师在院(系) 试讲合格并经院(系) 督导组培养与考核后,再接受校级教学督导组为期一个学期的在职培训活动。培训过程如前所述,即须经过专家组现场听课、指导,组织教学系列讲座,参加培训班经验交流,召开授课班级学生座谈会,教师个人选择两位知名教师的课进行观摩并写出开课总结等活动,最后由专家组评定其开课质量等级。培训结束时,为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作为今后担任东南大学本科教学主讲教师的凭证;
           第三层面,广泛组织全校40 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授课竞赛。竞赛在实际授课现场进行,在一个学期内由评审组专家随机到授课现场听课不少于4 次,专家在课后将听课感受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评议,竞赛评审委员会根据专家听课评议成绩、学生网上评教成绩和院(系)考察推荐成绩进行综合评判,评出授课竞赛获奖等级。
           第四层面,评选校级优秀骨干教师。东南大学《关于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暂行办法》规定,每年组织一次选拔,从通过以上三层面培养后的青年教师中,选出在教学建设、课程改革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优秀者,作为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拨给专项经费连续资助三年,支持其进行教学改革和专项研究;
           第五个层面,实施教学名师工程,遴选东南大学教学名师培养对象、评选各级教学名师。东南大学教学名师是东南大学在教学上的最高荣誉,是东南大学广大教师的楷模。1996 年,东南大学评出了首届3 位教学名师,他们是管致中教授、陈景尧教授、单炳梓教授,在师生中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此后,又有多位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或成为学校教学名师培养对象, 或被推选为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他们承担了大量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任务,同时认真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为东南大学教学质量提升和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4、制度化管理,建立激励与约束并行机制。
         东南大学教学督导工作之所以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得益于坚持“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并在实践中探索建立激励与约束并行的机制,围绕教学督导工作建立章程。《东南大学教学督导工作章程》、《东南大学青年教师首次开课培训要求》和《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规则》等为有关单位和督导工作各环节明确了规范。有效执行教学督导制度依赖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人事处行使职权制订相关政策,教务处承担教学督导日常组织工作,院(系) 负责动员、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督导组根据既定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多年的教学督导实践中,各部门都能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严格执行工作程序,使教学督导工作在规范中平稳发展。围绕教师教学培养制定相关政策。按《东南大学首次开课培训要求》规定,青年教师走上本科讲台时须接受首次开课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具备长期担任本科教学主讲教师的资格。《东南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条例》明确要求,“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晋升教学为主的副教授必须参加授课竞赛并获奖,晋升教学科研并重的副教授必须参加授课竞赛并获得考核通过”;教师参加首次开课培训和授课竞赛成绩优良者,将优先获得教学奖励和教学改革建设立项支持。这些激励与约束并行的政策有效地保证了教师参与教学和接受督导的积极性。
          硕果纷呈 活力永驻
         寒来暑往,岁月匆匆,今年已是我校开展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第22个春秋。
  这22年是一群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关心东南大学教育教学大计的老教授们热心奉献的22年,也是东南大学青年教师得益于前辈热心指导的22年,是东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22年。昨日还须传帮带的教学新手今天已是教学战线上的中坚,昨日还是讲台上“怕亮相”的新兵,今天已是校、院系教学带头人!
           教学是一门艺术,追求无止境。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 ,我校老校长、东南大学教学名师管致中教授说,“教学艺术无止境,教学艺术还随着时代而发展。但只要能努力钻研,不断汲取前人的经验,创造自己的风格,每个教师都可能达到较高的教学艺术的境界”,教学督导组老组长单炳梓教授每次向年轻教师作“教学艺术理论与实践”报告时,总忘不了他关心的教学质量,真诚地告诫年轻的同行们:“我拜托在座的各位,东南大学教学质量就要靠你们了”!
           曾任教务处处长陈怡教授以湖光山色、秋霜落叶的尚湖景色为照,触景生情地以景喻人,题赠督导组曰:“曾经灿烂,历过沧桑;今虽平淡,依旧芬芳”。教学督导队伍,只讲奉献,不计酬薪;只讲辛劳、没有怨气;只讲关爱、绝不嫌弃;只讲创新、毫不守旧。这是一支年届古稀的“老兵”,长年累月地督察在教学第一线。经受着:冬寒暑热、起早摸黑、大江南北、风来雨去、爬高奔低的“退”而不“休”生活,这就是东大精神的闪光,郑家茂校长在《教学督导与培养纪要》将之概括为: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至善精神!
           东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是一项群体性工作,他们发挥集体智慧,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关心青年教师成长,传承了东南大学优良教学传统,推动了东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为东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务处 陈绪赣 执笔)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