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京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举办的“南京好市民”评选活动中我校离休的老干部汪乃钰老师光荣入选。
(《南京日报》刊登了汪乃钰老师热心助学的感人事迹)
梅园新村街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得知汪乃钰老师6年来资助8名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读书的感人事迹后很受启
发,将他推荐到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南京好市民”评选工作组,11月27日的《南京日报》A4版在醒目位置刊登了
汪乃钰的材料,转载如下:
老教授6年资助贵州山区8孩子
无意间看到一条新闻,让东南大学离休老教授汪乃钰与贵州省黔东南山区的几名困难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多年来,汪老一直默默资助这8名山区贫困学生。
2002年正月的一天,汪老从电视上看到一条新闻,一名叫孙连芳的志愿者自愿前往贵州省黔东南镇远县金堡
中学支教,那里有很多孩子因为贫困面临辍学。汪老立即写信与孙连芳取得联系,表示愿意资助几名困难学生。
孙连芳从急需资助的名单中选了8名苗寨孩子作为汪老的首批资助对象。随后,汪老一笔笔汇款“飞到”孩子们
的手中。
6年来,汪老每学期资助每人200元学费,还不定期邮寄各种学习用品和书籍。孩子们很感激汪爷爷,表示要
认真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汪爷爷。
2003年暑假,在汪老的资助下,这8名学生来到南京游玩。汪老很开心,为孩子们安排了一周的行程。他冒
着酷暑,带孩子们参观校园和景点,购买孩子们爱吃的食品。细心的他考虑到孩子们来自贫困山区,连洗衣粉、
肥皂、毛巾都准备好了。看到孩子们天真好奇的眼睛,汪老有些心酸,孩子们告诉他,这是他们第一次走出大山
,第一次乘火车,第一次看到高楼大厦。
又过了一年多,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怎么样?汪老心里非常惦记他们。2004年,已经71岁的汪老走进了贵
州山区,去看望孩子们。翻山越岭,汪老来到了金堡中学。孩子们又兴奋又激动,纷纷邀请汪老到家中作客。临
别前,孩子们都扑到汪老怀里哭了。一个哭得最厉害的孩子,因为情绪过分激动,竟然哭得晕了过去。
6年过去了,这8名孩子又怎么样了?现已75岁的汪老的身体渐渐不如以往,常常生病住院。但汪老多次与远
在贵州的孙连芳老师联系,希望她暑假带几个学生再来南京看看。今年,孩子们高中毕业了,3名学生来到南京
了,他们当中,其中一名考取了贵阳师范学院法律系,一名考上了大专,还有1名叫小田的同学落榜了。据说,
其他5名学生因为没考取大学,都不好意思来见汪爷爷。汪老说:“山区的教育落后,你们能考取大学很不容易
,无论有没有考取大学,以后都要好好做人,努力学习。”临别前,汪老又为几名孩子购买了衣物、英文电子辞
典等用品。
汪老又找到东南大学的老师,多方帮落榜的小田联系工作,最终在榴园宾馆找到了服务员的工作。如今,
小田已经来南京上班了,在汪老的关心下,她很快适应了南京的生活和工作。今年秋季来临时,汪老想着小田的
棉被太薄,又掏出钱给小田买冬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