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苏联歌曲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只有风儿在轻轻唱
夜色多么好
心儿多爽朗
在这迷人的晚上
夜色多么好
心儿多爽朗
在这迷人的晚上
小河静静流微微泛波浪
水面映着银色月光
一阵清风一阵歌声
多么幽静的晚上
一阵清风一阵歌声
多么幽静的晚上
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
默默看着我不作声
我想对你讲
但又难为情
多少话儿留在心上
我想对你讲
但又难为情
多少话儿留在心上
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
但愿从今后
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但愿从今后
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诞生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问世于1956年。这样一首短小而并不复杂的歌曲,近半个世纪来在世界各地越传越广,这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也是罕见的。
关于这首名曲,有过许多不平凡而有趣的经历。1956年,当时苏联正举行全国运动会,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电影厂邀请著名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为影片配乐。作曲家与诗人马都索夫斯基合作为影片写了4首插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便是其中的一首。
歌曲结合了俄罗斯民歌和俄罗斯城市浪漫曲的某些特点,富有变化,明快流畅,很快就受到人们的欢迎。第二年,在莫斯科举行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它一举夺得了金奖。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是唱着“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登上列车,告别莫斯科的。自此,这首令人心醉的歌曲飞出了苏联国界,开始它的全球旅行。
1959年,苏联设立以“列宁”命名的最高荣誉奖,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5首歌曲荣获首届列宁文艺奖。
1958年,在莫斯科举办第一届国际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是美国青年钢琴家范·克莱本。他在告别音乐会上激动地弹奏起这一乐曲,全场爆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听众们都站起来齐声高唱。克莱本回国后举行音乐会时,还把这首歌作为常演曲目。1962年,肯尼·鲍尔用英语录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由曼·库尔蒂斯填词,取名《莫斯科之夜》)成了美国当年的畅销唱片。要知道在“冷战”期间,美国几乎是从不介绍苏联歌曲的。法国作曲家兼歌手弗朗西斯·雷马克用这首歌的曲调另填法语歌词,取名《春天的铃兰》在法国唱红一时。苏联的“若克”歌舞团在巴西访问演出,演唱巴西的《桑巴》,全场观众高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作为回报。骑着阿拉伯快马的撒哈拉骑手用最稀有的豪萨语唱着这首歌来到尼日利亚。这类有趣的故事不胜枚举——芬兰、几内亚、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到处都可以听到有人在唱这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