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篇,1923年2月出生于山东安邦,1948年参加革命,1950年入党。1948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49年2月加入野战医院,曾任华东军区卫生部医疗组长、第六军医学院主任医师,1955年被彭德怀授予上尉军衔;1958年到铁道医学院医工作,1965年任外科主任,1985年离休后,返聘到外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3年。
奉献、奉献、再奉献
---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周玉篇同志
周玉篇同志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离休老同志,原南京铁道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75岁周玉篇同志离休后,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他选择了一条奉献之路。他说:“离休是生活的另一个起点”。
刚退下来,周玉篇同志和其他同志一样,有些失落感,他不嗜烟酒、不打麻将,好在有亲朋好友和病人来寻医问药,又有些社会团体邀请他去做讲座。为了使讲座内容与时俱进,周玉篇同志查阅了大量医学资料,还学会了电脑操作。离休后,周玉篇同志坚持自己“奉献、奉献、再奉献”的座右铭,又投入到宣传科普知识的行列,离休后他收集了大量的医学资讯,摘录笔记200余本,做医学卡片近万张,写科普文章、文献综述、参考资料70多篇,绘制彩色教学挂图100多张。在奉献之路上,他带给别人快乐,自己更快乐,体现着一位老党员生命不息、战斗奉献不止的高尚品格。
一、 关心老同志健康积极宣传医学知识,坚持预防为主
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周玉篇同志感到很多病人由于缺乏保健知识,不懂得早治早防,常常是到了疾病的晚期才来医院看病,结果花了不少钱还不一定得到好的结果。退休后,把精力放在宣传预防保健上,使老人防病于未然。老周对老年多发病准备了较丰富的资料,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卒中等的预防知识,并进行了多次保健科普讲座,共为东大、工业大学、理工大学、农业大学、解放军政治学院的老干部们,以及南化、南钢、古平岗、扬子石化、四牌楼、大光路、淮海新村等社区居委会宣讲了100多场。听众累计8000多人次。
2 002年周玉篇同志应总参老年大学的邀请,为离退休的师、团级干部及其家属进行了64个学时的老年保健课,讲课时他带来亲手绘制的彩色挂图,图文并茂地进行教学,听众们兴趣盎然。有位老人每场不落地听了他的讲座,写下“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条幅,表达他对周玉篇同志最真诚的感谢。
二、 时刻关怀青年健康成长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受学院宣传部门的委托,周玉篇同志在医学院、铁医附院进行了多次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演讲。周玉篇同志以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结合自己从医50余年的体会,认真准备讲课内容,对培养青年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增强科技兴国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多年的教学、医学、科研工作中,周玉篇同志发现年轻医生由于在校期间课程负担过重,毕业后临床医疗工作繁忙,不仅病历书写字迹潦草,且在病情汇报、学术讨论中,也屡屡出现错读的字(词)。例如畸(ji读基)形常被读成(qi其)形;龋(qu曲)齿读成(yu禹)齿;喀(ka卡)血读成(luo洛)血;等等。周玉篇同志认真地翻阅了两遍《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收集了错读又非生僻的字(词)130个,其中重点45个,经过反复核对写成了一篇《医务人员易读错的字》的文章,发表在1997年第四卷第3期《中华医学写作》杂志上。周玉篇同志还多次在医学生和青年医生中进行讲解,以引起他们的重视。
三、热情帮助寻医问药者,为求助的病人排忧解难。
不少朋友、老病号、熟人的熟人、自己家的亲戚,都喜欢向周玉篇同志寻医问药,因为无论是疑难杂症,周玉篇同志都会去积极地寻找答案或思路,给寻医问药者一个满意的答复,使很多人看病少走弯路,少花钱。有的病人带着资料,多次来家咨询,还有的家属十次、八次地来电话,周玉篇同志从不感到麻烦。2008年,曾有一位胸腺瘤的病人,在某知名医院手术后,发生了严重的胸腔感染,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家属十分焦急。周玉篇同志在他们再三请求下,征得该医院科主任的同意,三次去会诊共同分析,并提出了中肯可行的抢救方案,终于使病人转危为安,病人、家属和该院医生都表示感谢。十多个年轻的医护人员听了周玉篇同志的病情分析,对他这位85岁的老专家还能拥有如此敏锐的思维、如此清晰发言的条理啧啧称奇。
多年来向周玉篇同志求助的病人中,恶性肿瘤占了大半,因而周玉篇同志又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肿瘤方面。他收集了《中国医学论坛报》及国内不少资料,还收集了欧美国家大型会议的资料,汇编成中英文对照的280余种治疗肿瘤的药物目录,打印成文,供临床参考。
四、总结亲身抗癌经历,造福广大癌症患者
周玉篇同志自己在08年发现患了前列腺癌后,更加体会到定期体检、有病早医的重要性,他在这期间以平和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并以自身体会写了《一个前列腺患者的自述》,使许多同样病情的患者,得到更加系统的治疗。出院回家后,他不安于休闲的疗养生活,每天坚持在锻炼和学习中安度时光,他仍然以电脑为友、杂志为伴,整理并打印出有关防治癌症的十多篇文章,无私地向广大癌友提供援助。
离休24年来,周玉篇同志不断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身边所有的人。有位老朋友送他一首诗是对他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离休离职不羡闲,悬壶济世续前缘,
报刊电脑长相伴,耄耋之年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