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落实 放大 创新” 继续深化关工委常态化巩固提高工作
----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葛高林在2014年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培训班上的讲话提纲
(2014年12月)
一、继续深化“巩固提高”工作,是我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我省县以上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关工委工作基本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基础上,2010年,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中共江苏省教育厅党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教党〔2009〕20号文件),把江苏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引向深入,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苏教党〔2010〕51号文件)。文件要求各市委教育工委、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党委(党组),各高等学校党委“要切实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实现常态化。”接着,省教育厅按照51号文件的要求,印发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考核内容和要求》、《江苏省市、县(市、区)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考核内容和要求》,以便各单位创建常态化合格单位有标准,省教育厅认定合格单位有依据。应部分民办高校参与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创建的要求,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在2012年下发《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苏教关委〔2012〕6号文件)不久,省教育厅办公室于2013年又下发了《江苏省民办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考核内容和要求》。
省教育厅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市、县(市、区)教育部门和100所公办高校关工委工作常态化。经过申报、评议、认定,2011年产生了第一批常态化合格单位。之后,每年产生一批。到2013年底,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为了推动实现常态化单位工作的深入进行,2012年省里提出了“两手抓”的要求,即:一手抓自身常态化建设的“巩固提高”,一手抓下属单位常态化合格的创建。同时提出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实现高校二级学院和中小学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半数的高校二级学院和中小学基本实现了关工委工作常态化,进入了巩固提高阶段。
最近,我们对申报“巩固提高奖”的单位进行了评审,从中可以看出,获奖单位“巩固提高”工作确实进步很大,但对照省里的要求,仍然距离不小;最后一个获奖单位的得分较最高分,差距十分以上,可见,获奖单位中不平衡性也很大。由此,我们感到,关工委常态化“巩固提高”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巩固提高”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巩固提高”是巩固和发展常态化建设成果,提高常态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
所谓“巩固”,一是认定常态化合格时,达到的基本要求,没有后退;二是认定常态化合格时,被指出需要整改的“短腿”“长”起来了;三是认定常态化合格时,被指出需要整改的“软腿”“硬”了起来。
所谓“提高”,就是合格认定以后,关工委工作前进了,出现了新认识、新举措、新发展、新亮点、新成果。
具体来说,看“巩固提高”工作好不好,要从11个方面来衡量。一看在职主要领导是否重视关工委工作,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二看关工委工作运行机制是否健全,关工委工作是否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融入日常工作之中,特别是关工委工作和教育工作融合的水平;三看领导班子是否配齐配强。近几年高校党委换届频繁,市、县、区教育局人事变动较大,关工委班子是否及时调整充实加强;四看日常工作团队是否健全有力,发挥关键作用好不好;五看关工委工作条件是否有保障,是否和其他部门大体相当;六看工作经费是否落实到位,并有新增长,驻会老同志补贴是否得到落实;七看委员单位的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八看工作平台是否能适应老同志充分发挥作用的要求,关工委工作骨干队伍是否真正形成;九看老同志参与率、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主体作用是否进一步发挥;十看关工委工作是否有特色、有亮点、有创新;十一看对基层关工委常态化建设指导是否有力,基层关工委常态化建设是否健康、稳步、有效地推进。
我们认为在“巩固提高”中,基层关工委常态化是必备条件。因为没有基层关工委工作的常态化,市、县(市、区)和高等学校关工委工作就不能落地生根,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常态化。同时,我们还认为,抓好基层关工委工作的常态化,是加强基层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机遇,在实际工作中要成熟一个认定一个,不赶进度,不走过场。为此,我们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还深入到基层就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并分别召开研讨会进行指导。
三、省里对“巩固提高”工作采取的措施及初步效果
一是抓培训。我省每年都要集中办一次关工委骨干培训班,理清工作思路,引领关工委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办了14期。近几年的培训班,主要是围绕“巩固提高”工作办的。参加培训班的人特别多,高校200多人,普教300多人。2012年培训班上,我作了“抓巩固,促提高,把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引向深入”的主题报告,从抓“巩固提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巩固提高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关于巩固工作;关于提高工作等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2013年培训班上,针对在巩固提高工作中自身建设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又作了“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推进关工委工作常态化”的主题报告,从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自身建设的目标;当前关工委自身建设的主要任务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的培训班还是讲巩固提高工作。我们要把巩固提高这个题目做好,真正做出效果来。
二是抓经验交流。我们转发了一些单位的典型经验,在网上登载了若干单位的经验,并在每年的培训班上安排半天进行交流。
三是组织研讨。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分别组织了高等学校和普教系统巩固提高工作研讨会。集思广益,就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拿出办法,就工作深化提出要求。
四是表彰激励巩固提高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去年十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共表彰了先进单位172个,先进个人271人,突出贡献奖55人,荣誉奖60人。
去年省里设立了“工作创新奖”,评出一等奖10个,二等奖15个,提名奖2个,编成《求索》一书下发,并选择一部分获奖项目经验在网上公布。
今年开展了“巩固提高奖”的评审工作,共有21所高校、23个市、县(市、区)获奖,树立了典型。
今年还开展了“自身建设优秀论文奖”评审,提高关工委自身建设的水平。
普教系统今年还开展了示范家长学校、优秀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先进市、县(市、区)的评审,进一步促进普教系统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
“巩固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关工委工作。
一是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特别是在职领导和在职委员进步较大。关工委工作提上党委会研究,不再有阻碍。很多同志反映“上党委会研究的关工委工作,没有不同意的。”和委员单位商量问题,共同开展活动,已成常态。主导作用的自觉性有了提升,关工委工作地位得到了巩固。
二是关工委工作任务全面开展,覆盖面扩大。工作方针全面落实,配合补充的意识增强,行动更加自觉;大家反映,省里提出工作方针中要补充“积极进取,努力创新”的要求,反映了关工委的精神状态,符合江苏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际情况,是对关工委工作方针的新发展。
三是关工委中老同志的主体作用上了新的台阶。核心层在加强,骨干层在扩大,参与率、参与程度、参与水平都在上升。
四是从重视选择“好老头”到重视“工作团队”建设,并提出了工作团队的“关键作用”,大家反映,抓到了点子上,这是对关工委工作的新促进。
五是重视了特色品牌建设,“一单位一品”初步实现,创新意识增强,创新实践有了新成果。
六是重视了工作研讨和理论研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积累了经验。
七是关工委“落地生根”了,自身运转能力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增强了。
四、深化“巩固提高”工作的打算
为了有效地引导和推动全省“巩固提高”工作,我们深入到市、县和学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有许多好观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我这里说几条和大家分享。有的说,“我省的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已经上了路,接上地气生了根,但前面的路还很长”;有的说,“关工委巩固提高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新的起跑线上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关工委常态化创建工作正在进行。因此,巩固提高这个题目还需继续做下去”;有的说,“巩固提高是一篇大文章,真正做出效果来不容易,还需继续下功夫”;有的说,“巩固提高,还需继续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突出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有的说,“巩固提高还需要进一步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下功夫,特别是协同机制建设,基层单位还要切实把考核机制和保障机制建设起来”;有的说,“巩固提高要突出在职领导发挥主导作用这个重点”;有的说,“巩固提高工作能否做好,关键看关工委自身建设的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建设,要从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服务能力,学会创新做起”;有的说,“巩固提高还要加强针对性,狠抓几年。每年解决一、两个薄弱问题就巩固了,每年解决一、两个重点难点问题就提高了。”
根据大家的意见,我认为今后我们要在四个关键词、八个字上下功夫。即:学习、落实、放大、创新。
所谓“学习”,主要是对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51号文件,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下发的57号文件进行再学习,同时学习省厅办公室印发的《关工委在职领导座谈会纪要》,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印发的《关工委主任(老同志)座谈会纪要》、《关工委秘书长座谈会纪要》、《充分发挥关工委委员单位作用座谈会纪要》、《高校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座谈会纪要》以及《江苏省职业教育院校关工委工作研讨会纪要》等文件,把明年作为文件的再学习年。重点领会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性,关工委的性质、工作方针和工作任务。以及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的领导机制、组织建设机制、工作运行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在进一步领会的基础上,围绕“八个看”找差距。即:看对关工委的认识是否到位;看关工委的地位确立得牢不牢;看对关工委的工作方针是否真正掌握;看对关工委的工作任务是否全面贯彻落实;看本单位关工委工作的五大机制是否健全;看关工委主任、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委员单位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看在职领导的主导作用,老同志的主体作用和日常工作团队的关键作用是否显著;看自身建设中,“四型”关工委目标是否达到。通过“回头看”,大家会发现自己的差距,都会产生出一定的心得体会。这是必然的。在此基础上,每个市、县(市、区)和高等学校都要针对自己的实际,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写出一篇有质量的心得体会或论文,在市内和高校片内进行交流,并推荐出几篇质量比较好的,报省里交流。
所谓“落实”,一是对照学习文件中找出的差距,提出落实的措施;二是对照省里对常态化合格单位的要求,进一步找出自己的“短腿”和“软腿”,提出整改的措施;三是主任、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委员单位对照岗位要求找出差距,提出改进的措施。每个市、县(市、区)和高等学校都要制订出一至两个落实方案。方案中问题要找准,措施要有力,要有可操作性。各市和高校片要组织交流,并推荐二至三个方案报省里交流。
所谓“放大”。
首先,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要坚持六条原则。一是在法律框架内;二是在党规党法中;三是有利于关工委的发展;四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五是符合关工委的特点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六是在老同志主体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其次,要放大“三个作用”。
在发挥在职领导的主导作用方面。上级关工委对下属单位关工委在职领导,要加强组织、沟通、协调、培训和激励,帮助他们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同级关工委要为本单位党政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努力做争取工作,特别要搞好工作设计,为他们发挥主导作用搭建好平台。明年,省里将继续编印《在职领导发挥主导作用实绩录》,可以是在职领导的事迹,可以是在职领导的个人文录,请各地加强组织,踊跃投稿。
一是放大“双制配备”。重点放大“双主任”、“双常务副主任”、“双分管”的配备。“双制配备”是我省创造出的好经验,它有利于关工委工作和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关工委工作的常态化发展。各单位可以从实际出发进行配备。“双主任”中的主任,按照文件规定,原则上应是本单位在职主要负责同志,不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的单位,必须有一名党政副职担任主任。还可以配一个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原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从高等学校来说,可以是书记和校(院)长同时担任关工委主任;有的地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同时为主任的,也很好。“双常务副主任”,可以是一个在职领导和退下来的一位或几位老领导任常务副主任;个别新建学校,没有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领导,可以是分管领导兼任常务副主任,再选择一个从学校中层岗位退下来、有威望、有爱心、有能力、热爱关工委工作的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双分管”,是最近有些学校创造的经验。关工委面对的方面比较多,而分管关工委秘书长所在处室的领导,有时协调其他部门有一定的困难,对关工委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于是有的学校党委书记,就请两个或几个校领导协助他共同分管关工委,给关工委的工作带来许多方便,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二是放大委员单位的作用。委员单位是关工委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托和骨干力量,也是在职领导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平台。近几年,我们在发挥委员单位作用方面动了不少脑筋。省里51号文件要求:“要高度重视发挥委员单位的作用。”同时要求委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结合本部门业务,在研究提出关工委工作任务,支持关工委搭建工作平台、协助关工委开展活动等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指出:“在组建多种发挥老同志专长的如调查研究、理论宣传、党建辅导、教学督导、心理咨询、帮困助学、就业指导、社团顾问、校园文化等专门小组时,提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老同志担任组长的‘双组长’制,充分调动在职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关工委工作服务中心的有效性”。51号文件为委员单位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我们还召开了在职委员座谈会,下发了《充分发挥关工委委员单位作用座谈会纪要》进一步引导委员单位发挥作用。我们印发了扬州大学等单位发挥委员单位作用的经验,以供借鉴。应当说,委员单位发挥作用在不断地进步。但是不平衡、不到位,委员单位的作用还必须进一步放大。要进一步明确委员单位在关工委中的具体责任,每年委员单位为关工委做的事要有数量要求,要对发挥作用突出的委员单位给予表扬。
三是组建秘书长群体。省厅51号文件指出:“市、县(市、区)教育部门,高等学校和规模较大的中等学校应设日常办学机构,可独立设置或挂靠有关部门。关工委办事机构应视同本单位中层工作机构,其负责人应由在职中层干部担任或兼任,并配备一定的兼职人员”。经过常态化的创建,省厅的上述要求都已落实,并配备一名有影响、有能力的老同志担任秘书长,实行了“双秘书长制”。这样在职秘书长主要协调在职领导和委员单位,退下来老同志秘书长主要联系离退休老同志,大家工作都得心应手。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关工委面对的处室多,有的现职秘书长,由于自身工作性质等原因,协调起来还有不方便之处,于是有的单位在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共青团等单位中再明确几位主要负责人为秘书长,秘书处挂靠的处室负责人为执行秘书长。分管领导或常务副主任每月召集秘书长研究一次关工委工作,对于及时解决关工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发挥在职同志的主导作用,和委员单位的配合作用,都是积极的、有效的,值得推广。
在发挥老同志主体作用方面。要放大组织程度,把“双菜单制”推广到每一个单位,在此基础上,搭建好工作平台,组织好老同志和青少年的对接,形成更多的工作骨干,使尽可能多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要放大指导老同志发挥作用的力度,帮助老同志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掌握新知识,会做工作;要放大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配合的程度,使关工委工作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中心工作和青少年学生、青年教职工的需求,有效地开展工作。针对目前“主体”骨干中,70岁以上的人居多,近期退休人员参与关工委工作热情不够高的情况,需要加大“扩容”的力度。一是依靠党组织和老干部处的力量做好即将退休人员的工作;二是请党委负责同志出面做好退居二线中层干部的工作,凡愿从事关工委工作,经考核合格的,享受在职时的待遇;三是像泰兴市教育局那样,从男满57周岁,女满52周岁老教师中选择一部分人实行“一岗双职”,增加关工委新生力量;四是建立“校外资源库”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如校友、企事业单位和机关相关知名人士等。
在工作团队的关键作用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工作团队是在职领导发挥主导作用的参谋和助手,是委员单位发挥作用的桥梁和纽带,是老同志发挥主体作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因此,他在关工委中处于关键位置,应当发挥关键作用。实践证明,一个单位关工委工作团队的精神状态如何,工作力度和工作水平如何?关系到这个单位关工委整体工作水平,关系到关工委在这个单位是否有影响力、是否有地位。各单位关工委的工作团队一定要看到自己的责任。二是目前部分单位工作团队力量不足,需要补充。我们认为工作团队一般不应少于五人。要选择表现好、相对年轻、有热情、有能力的同志,不能照顾安排,更不能拉夫凑数。三是要有意识锻炼工作团队。要明确岗位职责,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工作团队的同志要“入脑上心勤思考,深入调研勤谋划,主动争取勤协调,脚踏实地出效益。”
再次,放大经验。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二十多年来,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这是我们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同志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们要十分珍惜。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把一个地方的经验推广到全省,把局部的经验推广到全局,把省里总结的经验普遍放大。去年,我们组织了首次“工作创新奖”的评审,评出的27个经验涵盖了关工委工作的方方面面,各单位都要组织关工委同志认真阅读。一是从中受到启发,激发灵感,创造出自己的新鲜经验。二是要选择一、二个适合自己的经验,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应用,三是对自己工作中的亮点、特色进行梳理、打造,为明年全省第二次“工作创新奖”评审作准备。
第四,放大工作平台。目前,我省各地各单位均已按省厅51号文件要求普遍建立了工作平台。多的有近30个,少的也有六、七个。工作平台,是老同志发挥作用的舞台,是关工委形成和培训骨干的基地,是老同志为青少年学生和青年教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服务站。工作平台,实际上反映了组织程度。我委十分重视工作平台的建设,印发了《座谈会(纪要)》,转发了江苏大学关工委建立工作平台的经验。但是这方面工作还不平衡,有的平台内涵过多,不太好操作。有的对平台指导不力、发挥作用不够。总之平台建设还有很大空间。明年,各地各单位要认真检查一次,适应形势,适时调整充实。
第五,放大效果。关工委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配合党政领导,围绕中心,促进发展的效果。二是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三是帮助青年教师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提高育人水平的效果。四是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健康成长的效果。五是适当输出,支持社区开展工作的效果。要通过努力,逐步扩大受益面和受益程度。
第六,普教方面要放大家长学校正能量。要通过学校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合格单位创建,把家长学校全部达标。今年省里开始评定示范家长学校,今后将采取措施,不断扩大示范家长学校的规模,扩大它的示范影响。要确立县(市、区)是家长学校关键的工作思路。在体制、机制和办学质量上下功夫。体制方面,完善以教育局分管领导为组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为副组长,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家长学校指导小组,并健全家长学校讲师团。在机制方面,用三年左右时间普遍完善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县教育局对学校的考核,推进家长学校办学常态化。在办学质量方面,继续开展以《家长必读》为“母本”的优秀教案评审,努力推进、逐步扩大家长自学《家长必读》的面。健全校、班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鼓励利用校园网、QQ群以及开展家长沙龙等进行学习交流。
所谓“创新”。在去年全省关工委骨干培训班上,我就关工委创新问题讲得比较详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一下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网站。明年创新的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体制创新。针对领导班子变动大,中层干部调整面广的情况,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挥在职领导的主导作用,从体制上进行创新。二是工作机制创新,在努力完善“五大机制”的同时,探索建立新的制度,并把制度上升为机制,重点是协同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创新。三是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要坚持。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办法,包括新的活动载体。关工委工作确有许多难处,但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通过方式方法的创新,使关工委工作多出彩,多产生效果。